当前位置: 首页 » 决策资讯 » 学术话语

学术话语
转型期高教理念重构与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5-05-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扩招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生人数在急剧地增加,虽然社会受教育的人数在增长,教育层次也在提高,但经过十几年的扩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愈来愈出现饱和的状态,同时出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不高、社会评价不高、毕业生心理有一定落差等一系列问题。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发达的社会经济与落后的社会经济同时并存,传统与现代两种体制相互交织,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结构方面呈现明显的二元特征。社会的转型与高校经历的粗放型外延式发展形成激烈的碰撞,随着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与人才竞争日益严峻的趋势,迫切需要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作出切合实际的调整。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2011计划”)立足于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人才、学科、科研”相统一的创新能力要求,从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及社会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多角度提出了重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对转型期高等教育理念的再思考 

  1.审视大学 

  大学是高等教育的堡垒,它以追求真理与知识为目的,担负起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导向,并在规范社会行为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素质提出改善与提高,它是社会文明、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公信机构。我们要大学,是需要这样一个组织去创造知识和传授知识。[1]牛津大学的纽曼教授在《大学的理念》里提到:大学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现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2]英国著名教育家怀特海进一步提出:“大学确实传授知识,但它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传授知识……一所大学如果不能发挥这样的作用,它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3] 

  1905年,因美国的赠地政策而受益获建的威斯康星大学,其校长范·海斯曾对大学的功能做过全面与科学的表达,大学不仅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传播知识与真理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它还要服务于社会。自此,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成为高等教育的第三个功能。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弊病就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学生是高校的产品,企业是这个产品的需求方,这就需要协调双方的利益诉求以达到平衡。首先,高校的办学理念要服从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其次,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要与企业具有高度的适用性,但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不等同于企业的需求目标。从供需层面来说,二者存在明显的差别。高等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提高各项综合素质,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企业作为赢利性机构则是从适用性考虑吸纳人才。高校的“社会适应论”与“闭门造车”都是不可取的。但高校与企业对人才的培养与需求的取向还是具有统一性的。高校培养有用之才,企业录取有用之人。高校要发展,培养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是关键,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永远是第一位的;企业要在竞争中生存,创新与科学管理是立命之本。只要高校最大限度地考虑到企业、社会与行业发展的需要,多渠道、全方位地与行业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合作培养人才,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科学合理、双方受益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不难。 

  2.高等教育转型中的困境 

  大学是一个社会组织,只要是一个组织,就不可避免遇到治理的问题,什么样的制度安排能够保证大学的培养目标与理念得以实现是解决若干困境的前提。制度是个人或组织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时,约束个人行为的规则、章程甚至是某种道德观念。[4]学生来到学校,最终的目的是学习知识,而与之产生直接关系的是教师,而学校衍生出的所有管理机构无非是服务于学生与教师,或者说是教授为了创造知识而派生出来一些对行政系统服务的需求。[1]因此,教师应该是这个制度安排中需要关注并要通过某些有效的激励机制使之发挥核心作用。但实际中,高校“官本位”的症结较严重。在学校,校长一人说了算;在学院,院长一人说了算;“绩效考核”“学而优则仕”都是从属,教师与学生一个等级,甚至教师害怕学生,因为学生要评定教师的行为。正如张维迎教授在《大学的逻辑》中所指出来的学生评教的弊端,学生去评价教师的课讲得好与不好,并非是一个最有效的评价机制。这种评价方式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怕学生,越是严格要求,得到的评价越差,教师们会逐渐向学生低头,用简单的考试、上课漫无边际的笑料来哄着学生打出高分。教师的创新思想受到抑制,大大降低他们参与学校管理、教学的能动性。在集体意志向个人意志妥协的过程中,牺牲的是学生的未来。此外,不完善的教师职称选拔制度让教师们一方面各自为政,各做各的科研,彼此在教学过程中缺少交流与互动;另一方面科研与教学、产业相脱离,创新活动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完全封闭起来。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双肩挑的职责,但二者又具有某种时间上的替代性,在教学上花的时间多了,科研的时间自然就会少,这就需要找到二者的平衡点。国外优秀大学的教授们走在各个学科的前沿,在教学领域做着原创性的研究。这与我国教师科研的内涵有很大区别,国内高校的部分教师,只会照本宣科,只能说他们是知识的播种机,而我们更需要的是发动机,是创造知识的源动力。如果我们的智慧团队都能做原创性的研究,将研究的对象放在学生身上,人才培养的质量将会大大提高,但如果教师们都不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创新性研究,那么也很难期望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学生。 

  3.大学理念的重塑 

  大学是传递文明、创造知识的公信机构,作为社会人文精神的代表,在经济转型的新形势下,大学的教育理念必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保持着先进性与前瞻性。首先,是社会责任感的重塑。高校是社会的组织,具有社会功能。同样,大学生也应具备社会人的身份。大学生既要从社会组织中汲取营养,同时也要作为一个社会人服务于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给学生作报告时指出,大学生要学会对自己和对亲人负责,对周围的人和更多的人负责,进而对民族、祖国、社会和人类负责,做一个有价值、负责任的人。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中,青年人的责任担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现实理想的重塑。大学的教育以人为本,应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理想的品德。理想是推动其努力的源泉,人们追求理想的过程是对现状不满,超越自我的过程。但这个过程的时间是不确定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当理想与现实出现落差时,需要勇敢地面对,而不是将理想的破灭归咎于客观。大学不仅要教会学生生存的能力,而且更应该教会他们以正确的观念对待适应社会的结果,这正是服务于社会的前提。最后,创新思维的重塑。解放思想、探究真理是超越和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径。现代的教学理念应采用批判性思维方式,不唯书、不唯上,破除一切桎梏与繁冗。而之上谈到的社会责任感与坚持理想与现实的平衡都需要这种创新性的思维方式来克服自身的狭隘与局限。思维的创新无论对学生或是教师而言,都将是推动其提升自觉意识,增强其判断能力及不断超越自我的方式。 

  协同创新培养人才的必要性 

  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的理念也在高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进行着创新性的变革。这种变革势必对人才培养的模式、目标提出更高的要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创新型人才。这就需要汇聚社会多方资源,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适应于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 

  1.协同创新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路径 

  “2011计划”协同创新工程为新时期高校培养具有创新思想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重要的思路。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还是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有限的实践环节也停留在简单的“走出去与请进来”这样的认知行为,理论空洞、实践浅薄、教学手段单一。造成的结果就是毕业生在走出学校、迈向社会的过程中出现断桥。协同创新机制将有效改变这种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培养体系,为教师提供实践平台与科研资源,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动性与教学活力,将研究所、企业人员引入高校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从整体上提升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能力与水平。 

  2.协同创新是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高校要走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困境,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是关键的出路。具有创新观念与先进管理制度的企业是行业的模范,高校只有与以创新为力量之源的企业合作,高校的发展才能持续。与之合作,共同创建研发平台,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在企业消化吸收并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高校成为这一创新平台举足轻重的参与者,这将有利于企业继续为高校提供资金支持,将学科与产业有机结合,在具有创新环境、创新团队、创新要素等条件下,将高校的创新能力提升到产业的最前沿。 

  3.协同创新是人才适应社会需求的有效保障 

  目前,很多学生一毕业就会面临跳槽、转行等逃避现实的情况,实际就是从内到外都无法将书本与现实的世界相融合。如果高校仅仅在传道授业,那么学生继承的衣钵也仅仅是干瘪的理论与不切实际的模型。如果高校的教师没有创新思维或是缺少创新的动力,那么学生的创新思想也将受到抑制。知识的创造需要自由的环境,而自由则意味着所有思想、理念、规则都可能受到挑战。在追求博学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引领学生走在时代的前面。在协同创新指导下,高校培养的不仅是具有创新思想、创新精神与能力的适应社会的全面战士,更应该是领导社会向前发展的趋动力量。 

  4.协同创新是社会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建立分支机构,企业在扩张的过程中可以复制店面却无法复制人才,诸如一些国外的连锁经营企业经常因管理人员的缺口而影响企业发展,有些企业不得不将招聘到的学生进行“回炉再造”。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后在人才需求方面的困境与国内企业如出一辙,高级管理人才和具有创新思维的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匮乏,如在整个消费品行业中需求缺口最多的岗位是具有行业经验的营销人才与品牌管理者。特别是在网络消费繁荣的今天,一个产品一年百分之五十的利润都用在市场推广和营销上,因此对于在行业内具有背景经验、出色的产品策划和有过成功开发新渠道的人才是消费行业所追捧的对象。 

  转型期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结合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指导下由教育对象、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质量评价标准等要素构成并且集中体现为教育教学模式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组织过程的总称[5]。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双重属性。首先,它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按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标准将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培养方法等多要素进行科学协调,将人才培养质量与目标相一致。其次,人才培养模式应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以社会需求为参考标准,调整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将人才培养更好地与社会需求相衔接。在协同创新理论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非简单地引入企业、科研院所,也并非带着学生直接进入生产单位,而是通过对企业与社会需求的分析,由协同单位与高校在培育人才的过程中相互沟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过程中,教学与生产相融合,在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环境中获得创新能力。 

  2.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培养机制 

  第一,建立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创新平台 

  重点是高校将企业的人力资源纳入教学平台中优化利用。传统的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尽管在近年的高等教学改革中,实践教学环节在不断改革,但实践教学体现的效果并未完全显现。可以采取对于向全院开设的公选课适当缩短理论课时,相对延长实践课时,并引入企业师资投入教学环节,可以大大弥补高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等薄弱环节。由于大学的课程体系有着自身的系统性,在教学规划中尚不能完全市场化,但选修课程有利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有利于其提高实践与应用能力,这些具有实践性质的选修课的开设,将弥补高校课程设置方面缺少实践课的缺陷,企业师资的注入,为课堂带来新鲜的血液。   

  第二,建立高校与高校的协同创新平台 

  高校间培养机制的协同创新体现于具有不同优势与办学特色的高校之间进行合作培养人才。这种模式是将具有优势的学科在高校之间进行资源共享,这种交流与共享体现在师资、课程、学生等领域。高校间将彼此拥有的教学资源,如优质的网络课程、精品课程向其他高校开放,其他高校的学生可以自由登录学习并接受在线学习指导。协同创新平台还体现在高校间进行科研项目的合作与校校联盟,建立合作培养人才机制方面。 

  第三,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平台 

  具备较强科研能力的“985工程”高校与“211工程”高校,与具有同样优势的科研团队的科研院所强强联合,会对国家的一些重大研究项目产生推动力。具有战略高度的国家基础类、重大工程类项目往往依托于科研院所的优势团队,并结合于高校的科研成果,双方的协同科研创新势必对联合培养创新人才产生推动力,同时,院校间的科研协作将有助于激励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对培养学术型创新人才、构建导师—项目—学生之间的科研创新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3.创业竞赛与教学、科研协同创新机制 

  第一,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 

  学生的创新能力来源于思维的创新,而思维的创新受益于创新环境的启发。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离不开科学实践,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主动性,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中的真实感悟融为一体。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开展不同层面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这些竞赛的内容还要更加多样化,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学校在大学生参与创业竞赛中要给予支持与指导,形成高校创业办、指导教师、创业团队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平台。 

  第二,推动教学与科研协同创新 

  北京大学原校长蔡元培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一毕业生之资格而已也,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6]高校是产、学、研的共同体,这其中当然也应该包括学生。目前,高校的科研工作主要集中于科研所、教师的身上,学生参与科研的层次较低。对于一般的高校,教师还在拘泥于传教授业的基本业务。而“君子不器”,学生不应该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对象,同时也应是科研创新中的主要参与者。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助于推动学生探索科学的积极性,对学业的扩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4.以创新推动高校内部改革,提高各部门协同创新的能力 

  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对外,需要通过整合其他科研单位、企业、政府等各部分协同合作才能形成合力;对内,高校的各行政部门间同样需要协调一致。教学层面负责构建学生的基本知识与素养,通过创新理论、创新方法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管理层面则需要从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实践水平出发,为学生提供各种创新服务,如大学生创业平台、建立学生实践活动基地等方式挖掘学生的创新思想,培养创新精神。 

  在经济转型、高校面临综合改革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的理念将发生全新的转变,以人为本,培养具有深厚的专业技术、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具有服务社会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是高校改革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协同创新培养人才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新一轮高校改革战略的关键举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应相互协调,促进组织之间以高效、开放的姿态建立合作平台,共同培养具有自信心、创新力和社会责任心的人才。(许晓冬 孙晓程 范晓男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本文系2014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经管类课程体系与结构优化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号为“UPRP20140302”及2014年大连工业大学教育成果培育立项“教育国际化在经管类学科建设中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9,23. 

  [2]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念[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29. 

  [3]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 北京:三联书店,2002:137. 

  [4] [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3-4. 

  [5]许晓冬.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研究—基于新三元主体、多维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69. 

  [6]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三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450-452.